您的位置: 首页 >特色主题>劳模工作室>论文集锦>详细内容

论文集锦

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沈丹萍

来源:江苏省越溪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7-02-2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纲要》所倡导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理念并不是要教师把生活、游戏、教学简单地联系在一起。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幼儿园的、家庭的、社区的生活等,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主题,并有选择地将它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经验和能力,使游戏成为幼儿自己的游戏,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一种极具价值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 关键字:幼儿园 生活化 游戏化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思想,把游戏精神贯穿课程的始终,借鉴课程的领域目标,形成了课程的三级目标结构,即总目标、领域目标、主题目标。教学与游戏是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显现了教育的不同教育观,特别是在《指南》颁布以来,幼儿园更是谋求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很多幼儿园依托自己的研究课题,来体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理念。 一、对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认识 在一次带孩子去虎丘游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其实课程来自我们的生活实际,来源于我们的游戏化过程中。因为办了园林卡,所以去虎丘游玩已经有很多次了,以往每次去游玩,都是自由行:带着孩子乘乘马车,爬爬台阶,看看虎丘塔。最近一次去虎丘塔,我提议在游客中心等一下,等待景点的导游免费讲解。孩子第一次听说还有导游讲解,也来了兴趣。在客厅等待的时候,观看了电视里关于虎丘塔的纪录短片,结合孩子以往的经验,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看的津津有味,接着我们就加入了聆听导游讲解的队伍中。孩子对导游的装备很感兴趣:青花瓷蓝白素雅的旗袍装,能够让孩子眼前一亮;腰间放的小喇叭扩音器,让孩子紧随导游身后。接着对导游的讲解就不断的重复和追问,比如虎丘名的来历,原来是以前一个吴国皇帝死了之后,下葬在此,后来有一白虎蹲在这个山丘,陪伴在此,不肯离去,故名虎丘。走到前面遇到一口憨憨泉,导游讲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孩子听的很出神,显然孩子已经进入到了故事当中。继续往前走,面对一块巨大的中间有道缝隙的石头,导游又讲了一个干将和莫邪的制剑故事。也许是男孩子的缘故,对于宝剑之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刨根问底,为什么宝剑能够劈开这么大的石头?现在那把宝剑存放在哪里?想看个究竟。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前些天带他们去苏州博物馆游玩,当时天比较热,在外面要排一下队,孩子明显对这个大名鼎鼎的博物馆不感兴趣,有什么好玩的。而此时此刻,当我把宝剑存放在苏州博物馆这个结果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一致表示下一次一定要到博物馆去参观一下,为了就是一睹那把宝剑的风采。当走到千人石的时候,导游又讲了与此有关的故事,并且说每次下雨的时候,整块石头上留下来的水是有点红色的,孩子迫不及待的把手中的矿泉水倾倒下来,仔细观察,当发现好像没有出现红色的时候,导游及时的补充:小朋友你很可爱,也许是你的水太少了,下次下雨的时候,你一定要再来观察一下哦。从山下一路走到虎丘塔旁,导游的讲解很吸引人,把孩子的心牢牢的抓住了。这次的游玩和以往的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加入了故事,加入了孩子的参与,我想在孩子的记忆之中,一定是印象深刻的。 这次游玩,细细想来,其实和我们的教学也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孩子感兴趣的就是他们身边的,能够体验到的事情。整个导游的讲解过程,其实也包含很多的故事,现场的参与、体验和互动,我们的教学是可以借鉴的。①“充分”利用家乡著名景点、家长的参与等周围的资源;②在参观活动中生成了“故事”游戏;③让每个孩子都有动手的机会;④将教学、生活、游戏联系在一起。 也许我们不能这么简单地理解生活、游戏、教学的综合,《纲要》所倡导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理念也并不是要教师把生活、游戏、教学简单地联系在一起。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去发现、选择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实施幼儿园课程呢?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幼儿园的、家庭的、社区的生活等,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主题,并有选择地将它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由于生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就越能体现幼儿园课程有机综合的特点。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经验和能力,使游戏成为幼儿自己的游戏,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一种极具价值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 二、对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幼儿园课程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幼儿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幼儿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学习进程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将生活、游戏和教学融合起来,从生活、游戏中延伸教学,从生活、教学中产生游戏,让生活经验、教学内容为游戏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并真正通过游戏形式展示生活的、教学的内容。也就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来源于生活。 (一)从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才是幼儿自己当前想要了解的东西和希望解决的科学问题,才会产生强烈的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真正激发他们主动地去探究、去操作,才能用心地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从而体验和领悟到科学的无所不在。比如自然角的布置工作,可以让幼儿自己做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从松土播种开始,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发芽、长叶,逐步长大的过程,以及将来的开花结果。因为来自生活,有了幼儿自己的参与,幼儿其实是和植物一起成长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同样要融入社会生活的元素,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和节日时令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并产生探究的心理,激发创造欲望,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二)在教学活动中创新,发现幼儿的创造力 现在提倡要创新,也是因为创造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所在。那么在教学中,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在教学活动中创新,发现幼儿的创造力。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创编故事,其实这就是一个发现幼儿创造力的好活动,让幼儿开动脑筋,创造性的编出符合逻辑,合乎常理的故事来。我们可以结合身边的故事来展开。比如介绍几个好朋友一起玩过家家游戏,谁负责什么,具体的分工,然后他们之间是如何分工与合作的,能够相对比较清楚的讲出来,应该就很不错了,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边引导边让幼儿顺着思路继续下去,让故事在不同的幼儿之间进行延续,成为孩子百玩不厌的一个项目。可以模仿动画片中的一个角色,比如幼儿比较喜欢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人物,几位幼儿分别模仿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来模拟故事情节。也可以模仿《熊出没》里边的故事情节,有正面人物熊大熊二,也有乱砍乱伐的光头强,让孩子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其中的道理。细心观看《熊出没》动画片的话,画面中不是只有打打杀杀的场面,还有更多与时俱进,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就像大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除了延续第一部的亲情、温情、友情等正能量元素外,还将在主要角色的成长、情感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该片讲述了在狗熊岭百年不遇的大雪中,熊二鼓起勇气拯救大家的故事。正是该片不断的创新和接地气,所以越来越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其实对于陪伴在身边的家长看了,也觉得非常的有意思。 央视《看见》栏目编导王开岭在他的一篇文章《人生的纽扣》中写到:儿子三岁,晚饭后,该散步了,他耍赖,不跟妈妈下楼,我脱口喊:“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月亮出来了,快去执勤!”他一怔,丢下玩具,冲下楼。王开岭创新性的把童话里的角色运用到现实中来,孩子从童话里认领的角色和命令,远比现实中的委派的更具诱惑力和号召力。 创编游戏也是一个有益于开发幼儿创造力的地方,比如现实生活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对于幼儿进行三番五次的说教,基本上是无济于事的,可以设置文明礼仪游戏,让幼儿轮流玩谁先到目的地的游戏,从起点开始到终点,中间设置文明礼仪的项目,比如做好人好事,进几步,乱丢垃圾,停1次。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知道应该怎么做。 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真诚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因此老师就要解放学生,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做去学去创造,去增长知识和才干。 (三)教学做合一,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体验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代替幼儿把事情做完,有可能是有的幼儿做的比较慢,影响了整体的教学,也有可能是教师觉得幼儿自己做的不够好。其实要让幼儿掌握技能,必须让他自己亲手实践,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所以做事有慢有快,每个人完成一件事的时间也不一样。我非常欣赏台湾作家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的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她面对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笨拙地包扎一束玫瑰时的心有所感。她的观点,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慢慢来”,在当下的中国,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以“爱”的名义,我们做了多少错事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等待,要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不良习惯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哪个孩子,我们都不能指望一次谈话、一件事情会改变他,让他能够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行事。 之前,报纸上报道了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的小学生吴思嘉从寒假出游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出发,给市委书记信箱写了一封文明倡议信。从而引发了“小举动,大文明”的一个倡议。她在信中说,寒假里爸爸、妈妈带她去台湾旅游,当地市民文明乘坐地铁的行为让她印象很深。在台湾坐地铁时,我发现他们都是站在电动扶梯的右边,把左边的路留给需要赶路的人,队伍排得很整齐。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举动,但是我觉得这样很文明,她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这位小朋友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同时把这种现象写下来,我想她自己的这种经历,肯定对于她和身边人的习惯的养成,更具有榜样的作用。 “生活、游戏、综合”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三者本来并无明显界限,是我们人为地加以区分的。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体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更好地体现“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进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